在氣力輸送系統(tǒng)中,正壓羅茨風機作為核心動力設備,其壓力的合理選擇至關重要。合適的壓力不僅能確保物料高效、穩(wěn)定地輸送,還能降低能耗、減少設備磨損,延長系統(tǒng)使用壽命。
影響壓力選擇的關鍵因素
物料特性
粒度大小:物料粒度對輸送壓力有著顯著影響。細小的粉狀物料,如面粉、淀粉等,顆粒間摩擦力小,在氣流中容易懸浮和輸送,所需壓力相對較低。而較大顆粒的物料,如塑料顆粒、礦石顆粒等,由于自身重量和顆粒間的碰撞摩擦,需要更高的壓力來克服阻力,推動其前進。例如,輸送粒徑為 1 - 3mm 的塑料顆粒時,所需壓力可能比輸送面粉高出數(shù)倍。
堆積密度:堆積密度大的物料,在相同體積下質量更大,輸送時需要克服更大的重力。像水泥、鐵粉等堆積密度較高的物料,正壓羅茨風機需要提供更高的壓力才能實現(xiàn)有效輸送。相反,堆積密度小的物料,如木屑、泡沫顆粒等,所需壓力相對較低。
流動性:流動性好的物料,如液體狀的粉料(經(jīng)過特殊處理的粉料),在氣流中容易流動,輸送阻力小,所需壓力較低。而流動性差的物料,如潮濕的糧食、黏性較大的化工原料等,容易在輸送管道中結塊、堵塞,需要更高的壓力來保證輸送的連續(xù)性。
輸送距離與管道布局
輸送距離:輸送距離是影響壓力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隨著輸送距離的增加,物料在管道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和沿程壓力損失也會增大。為了確保物料能夠順利到達終點,正壓羅茨風機需要提供更高的壓力。一般來說,輸送距離每增加一定長度,所需壓力就會相應提高一定數(shù)值。例如,在水平輸送情況下,輸送距離每增加 100 米,可能需要增加 5 - 10kPa 的壓力。
管道布局:管道的彎曲、分支、高度變化等布局因素也會影響輸送壓力。管道彎曲處會產(chǎn)生局部阻力,增加壓力損失;分支管道會使氣流分散,降低輸送能力;高度變化則需要克服物料的重力勢能,增加壓力需求。因此,在設計氣力輸送系統(tǒng)時,應盡量減少管道的彎曲和分支,合理安排管道的高度變化,以降低壓力損失。
輸送方式
稀相輸送:稀相輸送是指物料在氣流中呈懸浮狀態(tài)輸送,物料濃度較低。這種輸送方式下,物料與氣流的混合較好,輸送阻力相對較小,所需壓力也較低。一般來說,稀相輸送的壓力范圍在 10 - 50kPa 左右。
密相輸送:密相輸送是指物料在氣流中以較高的濃度輸送,物料在管道中呈栓狀或柱塞狀移動。這種輸送方式下,物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較大,輸送阻力也較大,需要更高的壓力來推動物料前進。密相輸送的壓力范圍通常在 50 - 300kPa 甚至更高。
不同場景下的壓力選擇建議
食品行業(yè)
在食品行業(yè)的氣力輸送中,通常輸送的是面粉、糖粉、奶粉等粉狀物料。這些物料粒度小、堆積密度低、流動性好,且對衛(wèi)生要求較高。因此,一般采用稀相輸送方式,正壓羅茨風機的壓力選擇在 15 - 30kPa 左右即可滿足輸送需求。例如,在面粉廠的輸送系統(tǒng)中,選擇 20kPa 左右壓力的正壓羅茨風機,能夠保證面粉在管道中穩(wěn)定、高效地輸送,同時避免因壓力過高導致面粉破碎或污染。
化工行業(yè)
化工行業(yè)輸送的物料種類繁多,包括塑料顆粒、化工原料粉末等。對于塑料顆粒等粒度較大的物料,如果采用稀相輸送,壓力可能需要選擇在 30 - 50kPa 左右;而對于一些流動性較差的化工原料粉末,可能需要采用密相輸送方式,壓力選擇在 80 - 150kPa 之間。例如,在塑料顆粒的輸送過程中,選擇 40kPa 壓力的正壓羅茨風機,可以確保顆粒在管道中順利輸送,減少堵塞的可能性。